耶稣即将动身离开一个地方,有位仁兄跑来,还跪在祂面前。
他要做什么呢?
原来是要问问题!
但问什么问题需要“跑来”与“跪下”这么大动作呢?
原来是关于永生的问题。
嗯,这问题的确重要,尤其是在一个朝不保夕的帝国的殖民地上,尤其是在一个什么诫命都守完了的年轻人的身上。
而且这仁兄礼数也做足了,他不但称耶稣为夫子(意即老师),而且还加上最高德性的形容词:“良善的”。因为对耶稣来说,“良善的”,这形容词只能用来形容真正良善的上帝,而不能用在一般人身上。
好,到底这位仁兄要问什么呢?
“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嗯,这仁兄把永生看成一个时间概念,而且是一个“因做某些事而必得的生命无限延续的结果”。
那么耶稣应该如何回答他?
对于这类封闭性问题,耶稣大概只能回答:
一、“你就做某些事吧”(积极的直接回答)
二、“你就不要做某些事吧”(消极的直接回答)
三、“你应该做某事,却绝对不能做另一些事”(积极与消极并行的直接回答)
那么耶稣是否采取了以上其中一个回答模式?
喔,没有。耶稣不但没有回答,还反问过去了。
首先祂问:“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
然后祂答:“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接下来耶稣提醒他是否守了耶和华信仰者最需要遵守的十诫。
精彩的是,这仁兄不等耶稣列明十诫,就回答了:“老师,这些我从小就遵守了。”
哦,连耶和华信仰中的最高要求都做到了,真了不起。
耶稣很欣赏他,所以主动招募他加入门徒行列。
祂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再多走一步吧!去,变卖你所有的,但不要给我,去分给穷人,然后你来跟随我。”
结果耶稣团队有没有增加了多一个门徒?
没有。
为什么?因为那位仁兄一听见这句要命的话,马上脸色大变,因为他拥有太多舍不得放下的产业了。
即使他之前已经明白,眼前的夫子就是那“唯一的一位良善的”,而这唯一可称为良善的就是上帝,他还是不舍得放弃产业跟随上帝。
所以他是明知故犯的犯了第一条诫命:“不把上帝当上帝!”
最后他当然只能忧忧愁愁的离开耶稣离开永生之道。
今天,许多基督徒都要永生,都希望作某些事可以获得永生,但当他们看见、听见这经上的叙事和讲台上的传信时,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话是实实在在说给他们听的。
为什么事情发生得那么吊诡?
因为许多基督徒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永生(通行证)。
事实上,没有看见身边穷人,(比如弱势的印尼女佣、受苦的无忌公满、被侮辱的普南人)又不承认基督是关心他们的主的人,会有永生吗?
答案是肯定的“否”,因为永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特殊形容词,它只能用来形容永生的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是永生。所以我们若不与主同行,不行公义又不好怜悯,那么我们不但与主脱节,而且我们还是在自己离弃主的时候被离弃了。
因此,认真追求永生的人,必定不会撇下主去抓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
哪怕它指的是无限的时间,惟只要它仍停留在概念上,它就是空洞的。
智慧人知道,永生的就是上帝,唯有抓住上帝,并且愿意继续被祂抓住,才不会失去永生!
2 条评论:
说得好,耶稣其实让这人明白到“财富”才是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神。
我可以转载这一篇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