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最近在网上透露了一种对办公室生活的厌倦,已经到了要决定去留的阶段......
所以我想在这里与他共思未来。
能不能在一个地方呆下去,主要是要看方向——“我在这里能创造未来吗?”
如果完全没有可能的话,当然可以随时挂冠求去,到一个可以让自己活在天地宇宙间的机构与组织再打拼;但如果还有可能,那就为了他者委屈自己吧。
这就是我们设计For Christ,For Others的衣服时要提点自己学习积极忍耐的动机。
要不然就想想,我们也在这里四年变两年(可能还少过两年),有些人在不断的想着未来三年极可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时,内心常常焦虑得无以复加,兼早生华发的情形......
其实进来而真正学会反思的人都在问,“我这是为什么?”只是各人选择用不同的材料来给自己回答罢了。
眼下,看着这四年跌跌撞撞走来,又无意中冲击出一些肯定不再自愚愚民的人,那就是我们的安慰了——所谓在群体而为群体,我看见的不是把人继续推进昔日的牢笼或死胡同,而是积极的与他者一起闯出一条我们这一代本来就应该闯开的路。
所以今早有朋友突然认真的表达了自己对我国女权与人权力量主席的关注,并关于这方面的道德勇气的思考,实在让我们惊喜、宽慰。
的确,他们都可以从一开始以致最终都不同意我绷得太紧的人生,但重要的是,只要发现他们走出去时,已学会把脑袋与良知放在一起使用。
对此,我们还夫复何求?
对了,有了方向,就要有朋友——一个两个愿意跨越功利考虑来与你同行的人。
如果具备这两个条件,你就为他们与更多人的未来多留一些时候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