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起读马太18章,终于成功找到它的脉络。
原来马太先生在这里要处理的是:
门徒/教会圈内不可争大小,因为天国里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大服侍小、彼此接待(18:5),而万万不可绊倒小人物(18:6),也不可轻视他们(18:10),舍弃他们(18:12-14)。更积极的说,是要挽回他们,即使他们确实曾经针对领袖/教会,直到万不得已,才可以采取纪律行动,视他们为外人(18:15-17)。而只有一个不绊倒弱小,不轻视弱小和舍弃弱小的教会,才能获得祷告蒙应允的恩典,即使那教会只有两三个人而已(18:18-20)。
也是在这里,马太摘录了耶稣对彼得这个自义的门徒领袖的批判:祂指出彼得作为领袖,不应该只能容忍自己的弟兄7次,而是要像上帝容忍祂的仆人无数次那样容忍下去,要不然,“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这样对待你们。”
当然这最后一段(18:22-35),也是在处理最前面那个门徒争大小的事故:简单说,当有门徒争大小时,敢于争,可以争的人,已经是大的了,那么其余那些不敢争,也不够资格争的,岂不都变成小的了?而本来地位平等,突然被人贬低,谁不会愤愤不平?就这样,互不接纳,互不饶恕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了。如果处理不好,耶稣离世后,可以想见,门徒群体的会更纷乱。所以耶稣很有智慧的先保护弱小,批判争闹的人,最后再帮助弱小,重新接纳他们的领袖。
这就是集体查经的好处!
它总不会是一言堂的,因为连带领的人,都无法控制圣灵要引导群体的方向。所以最后我们都只能服在雅巍的引导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