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什么?

我们要成为生命共同体!

自由的活在天地宇宙间。

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言论,自由的聚会,自由的承担。

我们主张社群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或种族主义。

我们不凭借自己的族群优越感而贬低他人他族,也不因感觉他人他族比我们强,而低头为仆为奴。

我们乃是凡事念想活在同一块大地的各人各族,然后齐心为各人各族的感受与需要,共谋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生存模式。

我们坚拒操弄、愚化人民的僭主与它们的愚民政策!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实际需要:http://bancyanide.blogspot.com/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遇到糖果女孩心里甜丝丝的......

透过国文兄无意的引介,踏进了她的糖果屋,心里甜丝丝的,却不小心留下了一些可能煞风景的话:


“一口气吃完糖果屋开门后的第一页糖果,感觉温馨,然后就是读懂了妳淡淡的忧愁——对于家事国情。

谢谢妳的“办报”精神,我喜欢这样的自由媒体,因为它能说一些在报馆里莫名其妙被删掉的真实。

现在担心的是糖份蛮高,牙齿会不会蛀掉,一笑。”


其实我也能时时刻刻日日年年风花雪月......不过应该要待到这个十月尾转换了身份以后吧!

目前在赶写一篇政治学论文,实在轻松不起来。

写博客只不过是一天5-10分钟的消遣。

昨晚那一篇例外。

《生死朗读》以后

看《生死朗读》心绪汹涌澎湃。

35岁的汉娜施密特要的是被接纳被肯定,因为她很清楚自己作为一个文盲在当代德国的社会地位。

15岁的迈克要的是一个可以爱他的妈妈,而不是一个自以为很了解他却不常常拥抱他的母亲。

结果因缘巧合,两个人相遇了,又在彼此都没有理清的友情、感情、亲情需要中,投向了对方的情欲缺口,各取所需。

后来,汉娜知道是时候放手,她让迈克恢复了他的青春岁月,也放弃了升职的机会——结果不幸误入党卫军put every things in Order的虎口。

迈克则为了重寻那种少年的情欲冲动回忆,而在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怀里徘徊。

后来,汉娜被审,迈克没有提出有利她减刑的证据,可能是因为他身边正好有个对他表达了爱意的美女。

再后来为了减轻内疚,迈克开始了自己的赎罪行动——寄录音带——而这却恰好送出了一个错误的希望。

至终汉娜就是因为此希望断绝而上吊的——看见迈克在最后第二次探监中缩回伸出去的手,真的心悸。

整部电影在呈显什么?

于我,

一个文盲的罪——她被砌入国家机器极速运转的齿轮群中——如今天被安排失学的华印裔少年男女也如是。

整部电影也在呈显一个读死书的男人的罪——他读书只是为了上她的床——所以他才会在多次有机会帮助汉娜时用别人的理由来洗手——他明显在得到她的肉体后忘了对她的爱的承诺——最后也因此逼死了她。

那读死书的男人,在我们的教育界有叶公们,在政坛上则数之不尽,从4楼的到最近为恐惧而禁人之足的,都是。

至于我党总会长与迈克的距离有多近......

其实已经不用量了。

还好,迈克最后对他女儿作了忏悔,又把汉娜的遗产捐了给扫盲组织。

他总算知道了汉娜之所以犯罪的社会学原因。

可惜我们那些不许增建华小、淡小的,还不如一个迈克。

但愿博客悦听了这场赎罪之旅,能更坚决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扫盲。

而拒绝党报,是扫盲的第一步。

接下来是重新阅读直指人性,追问幸福美满生活的经典。

我建议重读四书五经的政治版,不是已经被弟子规的那个版本。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相信巫统会改变的人是否已经知道

要在一个城邦中过基本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要比统治你的人聪明十倍、百倍。

具体来说,是这样:

一、你知道统治你的人是谁,住那里,家里有些什么成员,都做些什么工作——这样才能提早知道他和他的儿子女婿会不会吃你的钱。

二、你知道统治你的人都读些什么报章、杂志、报告、书籍,这样才能提早弄清楚他受什么人影响,做了这事以后接下去又会做什么。

三、你知道统治你的人身边都有些什么人,比如他擅用的军头、警头,这样才能提早知道他的执法动向和用钱与用权的方式。

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您认为什么才是幸福快乐的生活?

诗人(作者、导演、媒体人)的写作越来越隐晦,那是因为他们发现,在城邦的白天,没有人可以讲人话,而在城邦的黑夜,也只能对有些人说心事。

这就是我们的城邦,一个不容万姓质疑,却允许僭主滥权以至自我神化的所在。

问题是:

我们是要呼唤自己的心性灵魂,还是整体的未来?

我们是要自我虚空,还是要发动一次被宇宙精神感召的出埃及?

选择自我虚空的,完全可以选择《生死朗读》的前戏,选择出埃及的就要面对《平民百万富翁》中JamaL对Latika无条件的爱。

尽管我们都是已经被粉饰的Jamal,而latika看来似乎还没有睡醒,但若我们今天不愿意呼唤,明天不愿意呼唤,她焉能在几十年的埃及教科书浸淫下自己感到被掳?

只是,也不能忘记,我们的呼唤若被SaliM,噢不,ZAlim听到,我们就要有人去学曼德拉到那黑暗的所在蹲16年或遭遇突如其来的急速璀璨,一如也不那么神圣的丫蛋。

所以,什么才是幸福快乐的生活?

天天自我感觉良好,如sogo、jusco、klcc所建议的生活,还是时时在铺天盖地的贫乏无力中,仍能意识到自己的心性灵魂与他人的生死抉择呼应?

这就是我们设计创意民调的理由。

您认为什么才是幸福快乐的生活?

a. 被政客安排的生活

b. 被消费主义安排的生活

c. 被个人主义安排的生活

d. 与社群互相激荡生命能量与灵魂火光的生活

动物庄园故事连续剧

前天,牠们终于在深深的恐惧中达成协议,可以成功的禁止他这一年内不得踏入国会;之所以说牠们深深恐惧,是因为如果牠们禁止不了他和其他企图探索真相的人继续怀疑,牠就上不了位,牠们指望的狗粮就会落空。

所以表面上,牠们是维护了“一个还没有被告上法庭之前的人不是罪人”的人权。

党报们也似乎保住了主子和主子应许的饭碗,噢,不,装狗粮的银盘。

但实际上牠们都知道真相,也知道那个牠们的同类是如何安排了所有不被起诉的条件。

因为不管红头的、绿头的,穿法衣的或寿衣的,甚至在人民殿堂里的那三分之二,都是“牠爸爸的”。

所以牠们当然可以说牠永远无罪——虽然世上千千万万不小心看过那宗新闻的第一个星期的报导的,和现在已经学会看法文《自由报》的,都认为牠应该面对公审,而不私审那些稍微摸到一点证据的私家侦探和那个毕竟还像王子的王子。

总结:逻辑上,牠还是有罪的,因为“有能力为自己辩白而不敢辩白的”,实际上不可能干净。

三、四十年前的孩子在报应我们

今天我们是在灌输孩子,还是教育孩子?

灌输很简单,你会什么就倒什么进他脑海,不会的就不用刻意去教他了;包括人作为人的基本德性。

如果是教育,你需要做的就更多。

一、要不断的检查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看看是不是都想让孩子学的;包括你怎么骂人,你怎么处理自己面对的挫折,你长期以来选择看什么报纸、节目,听什么电台等。

二、要不断的开放包容接纳的空间,让孩子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试错try and error的机会,不要硬硬逼他像某些大人,同时却不可以溺爱他。

三、要不断让孩子学习如何正确的对人表达感觉情绪,并且敏感他的情感需要。

四、要不断引导孩子学会理性思维,即“因为我......所以......”、“因为你......所以.......”等,让孩子越早学会基本的因果关系,就越能帮助他提早学会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五、要在犯错后勇敢对孩子说对不起,然后也在他犯错后鼓励他说对不起,并且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这样二十至三十年后,我们才会可能产生好的政治家或好的教育工作者。

现在嘛,现在就是三、四十年前我们欺负孩子、忽视孩子的现眼报了。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可能我们在30年前就开始掘墓了

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我们没有预备一群可以想的人,我们只要在我们班级与部门里的人听话,顺服,接受我们按住良心的基要理性逻辑实证主义的统治。

我们认为那样会帮助大家生活得更和平、稳定,并且同心合一。

后来我们果然成功了,因此无论在学校、在职场,在报界,在教堂,甚至在学术界,更妄论军队;凡在我们以下的人,要不是只与我们同等程度“聪明”,就是比我们更缺少脑筋——因为有可能比我们聪明的,都被吓怕了、压扁了、排除了或骗懵了,一如今天在我们眼下手下跟著我们的积极思想指挥棒转而不看真相的那一群。

现在,报应来了,面对一个恐怖的未来,我们举国要将无将,要兵无兵,连多几个读得懂孔子、老子、红楼梦的政治思想的都没有,那么我们还能用什么面对4月3日以后故意误读马基亚维利的动物山庄群凶?

更恐怖的是,许多看党报看到上了瘾的,或简直就是愚民阵线党徒的,还在那里教导人们多享受休闲,少看新闻,更不要解读真相。

这根本就应验了昔日希腊哲人说的:“让我们吃喝快乐吧!因为我们明天要死了!”

有史以来迷信人定胜天的结果...

春夏秋冬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