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什么?

我们要成为生命共同体!

自由的活在天地宇宙间。

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言论,自由的聚会,自由的承担。

我们主张社群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或种族主义。

我们不凭借自己的族群优越感而贬低他人他族,也不因感觉他人他族比我们强,而低头为仆为奴。

我们乃是凡事念想活在同一块大地的各人各族,然后齐心为各人各族的感受与需要,共谋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生存模式。

我们坚拒操弄、愚化人民的僭主与它们的愚民政策!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实际需要:http://bancyanide.blogspot.com/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之前的历史与可能的大未来

没有土地,我们都是寄居的。

有了土地,就要看谁的眼第一个发现,谁的脚第一次踏入,并且成功说服/征服/收编/同化,然后边缘化原住民。

这就是掠夺者,早在欧洲人于1492“发现”新大陆以前,在古之两河流域/尼罗河/恒河/黄河两岸、下流——于我们那是在布央河谷、霹雳河、马六甲河岸。

失败的掠夺者不会有什么记录——他们是原住民祖先眼中的野蛮人。

成功的掠夺者,肯定会口传与书写历史,歌颂自己抹掉血腥,收拾骷髅后的丰功伟绩,然后把原住民写成野蛮人、外来者。

如果单单是一票同种同源的人马,他们就开始分赃:我是国王,你这几个是贵族,他们是我们的子民。

如果是两、三票人马做成的血腥买卖,那么就要看谁死剩的军队人口数目了。

接下来,就分第一等人、第二等人,第三等人,第四、五、六等人,依此类推,然后搞个士、农、工、商统治层级。

这就是大致的历史,也是许多统治者最忌讳太多人传讲的历史。

因为传讲被揭露的历史,就是消解被说成的统治者的合法性。

传讲一次,消解一次;一个人传讲,就使一个人比统治者更智慧;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以至N个人互相耳语,这金字塔结构就开始被抽空了砖瓦。

如果把土地的神权传说与贵族后裔的精英统治支柱也弄掉,那么金字塔就什么也不剩了。

那以后,没有人可以根据神话进行统治了,就出现了公民社会的先声。

所以,人作为人,如果不要被统治,就要追求互助相爱的守望权与承担活在同样一片天空和大地的责任与义务,面向全人类自我与集体解放的大未来——盼望与拯救。

最近老马复出影视圈......

重复他最拿手的老太婆缠脚布表演。

说什么宏愿学校未尽其功是因为华社的种族沙文主义心态,又说什么100万公民权早知道不应该派出去,还说现在的巫裔软弱到要为寄居论道歉,都是华社害的。

开玩笑。


其实不过是这样:

党选内部丑闻频繁,急需转移视线,所以如果有人适时点火,适时煽风,再弄个把人来灭火,那么巫青会很爽,华社也不至于独烂。

充其量是一场老马在意图复出影视圈时,已经设计好了的观众如何反应的戏。

实际的问题在于:土地——民族——神权的永久统治者心态。

只有贪图永久统治的,才会一再玩分而治之游戏,然后邀请伙伴伴舞——永远的恶性循环。

——除非回应的,不,伴舞的义正词严又实际施压到那匹病(指心里)马对全国人民道歉,那才能否弃我们的看见。

今天看电视上那巍什么和廖什么的回应,证明了道德公会根本没有那样的公民社会担当。

谁说他们启迪民智?

选择性报导的媒体是不能启迪民智的。

选择性报导大党/执政党制作的新闻,而略过更有意义的非执政党善治事件、理念和回应的,更不能启迪民智。

所以请不要相信您每天花1灵吉30仙,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除了元首,人民可以怎么站出位?

《独立新闻在线》的谋篇报导说,关于纳吉上不上位,要看元首站那一边。

其实更合理的逻辑应该是这样:

关于元首站那一边,要看人民力量站那一边。

关于人民力量站那一边,要看这些日子来人民都对人民耳语些什么,并且频率如何——关于纳吉的事情,我的看法,你的意见,他的反应。

当然,你最希望的反应是什么,以及你如何能引发这样的认同,这更重要。

比乞主圣明更重要。

要不然就不可能有最完美的结果了。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看,牠浮出水面了!浮出水面了!


为了竞选并且确保胜选——虽然很多人不要牠
牠终于浮出水面——今天说一句自己很重要,明天说一句她一点也不重要,的话
告别了昔日的龟宿
告别了昔日的不闻不问
告别了昔日的代理战

牠神气的认为愚民还需要牠
一如牠需要愚民以供驱策

其实若牠再次登基
再次统治
就会很快往那方沼泽
沉沦下去
继续不闻不问
继续雇佣代理
继续收取(从来都不需要解释的)
你的前途我的未来

所以若要摆脱统治
必须要求
斩钉截铁的声明
“我昔日、今日、未来,都不会与你们控诉的那个有什么利益瓜葛,要不然今天明天后天,我天打雷劈。”


注:有钱有闲而无心教育有意灌输的爷们!挺“人”要摸良心啊。

谢谢余德林博士仍然给我或我们写“重话”

回应思问部落格中出现的“Reader先生”的语言哲学 - 开心,一下下就好!

曾经,我将三十份左右不同国籍的学生的期末作业摊在书桌上...。我能够分辨出口语和书写的差别。中国和台湾的学生写的是文学语言(看得出有文化养成、积淀的语言),新加坡的学生写的是不分青红皂白 - 语言、言语不分、昧于“学语致用”的华语。马来西亚的学生呢?一种语言, 要在它断根之后,在语言教育断、续与不全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它存在的时候多么珍贵。如果你还相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话。人的愚昧就曝露在没有自己就是断、续过程之中的产物,就像一对贫贱夫妻在那里仍旧拿自己穷开心。
我曾经以《可》4.1-20 节为基础,以〈把红树林种在沙漠:关于“听 - 道”的生态观点〉为题, 讲述语言如何影响了人学习的吸收力,论及马国的老百姓们使用的语言与本地社会生态的紧密关系,以及大学生聆听的水平和特定生态的直接关系。
是的,如果要理解大马人的语言能力,甚至表述的能量,不能不优先考虑读者的能量,也不能放松读者运用语言者的处境。这个处境的具体性,还要包括教育部长Dato Seri 希山牧丁特别指出的:本地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平均为一本书。请留意,他并没有说每人只读一本书,而是经调查后本地的大学生平均一年只读一本书。部长指的还不包括私立大学。文化工业不得昌盛,道理在在。我们没有书街。我们习惯了没有书街的生活;我们的住处书架不多 - 瞧,连本地的家具业也受到了波及。这就是我们的具体生态。
配合读者的语言,应该是演讲者的责任,演讲要能够雅俗共赏,在表达上要能做到信、雅、达。谁的讲话不应该是这样的呢?但我恐怕这是public speaking,而不见得这就是教育者的概念。语言能量的建构是很寂寞的,朋友。
在我写这篇回应时,我任教的学院里学生们说的是wet market English 和Kopitiam 华语/普通话 - 我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是本地出产的。我们当老师的只是在验收、在清货。请你细心读一读下面这段话,就是 〈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引言”部分:
   孟子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曰鞑而求其齐也, 不可得矣;引而至庄狱之间数年, 虽曰鞑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也,善上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一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独如王何?'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生态。尤其是语言生态。对于任何语言的言论,我的回应总是这样的。请多留意本国语言教育上的大“祛轨”(detracking)及其结果!如果你是红树林,你应该先深刻理解被栽种在沙漠的滋味才是,而不是为浅白而沾沾自喜。如果你就是这个教育货仓输出的货柜,你应该觉得不幸, 而不是开心。
对于语言的落差(到竟然能够志满意得的吃软饭),我们这些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人民只需要多一份自反的学习(reflexive learning),就能轻易明白自己的不幸, 而不是庆祝肤浅。读不懂《孟子》吗? 没关系,孟子昭示你目前的境界,要读懂自己。孟子的文字太老吗?没关系,还坊间有很多《孟子》白话本,但不可不读。这是文化,你的教养。
问题在于,我们读、还是不读?我们应该及早进入诠释(interpretation)、还是甘于解说 (explication) 而寻自己开心?
今天,在中国的大学生能够读大块头的东西 (例如:杜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如此,他们说出来的话就不是在吐痰。这一点值得马来西亚的大学生们、传道人们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们所留意。
生活在马国的马来西亚华人基督徒们,更要留意“教养”,尤其是神学、语言与文化的教养,而目前教会的重大问题在基督徒在教会里学会了“开始辍学”。
〈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故事准备告诉人们,尤其是提醒我自己,人不是"听不到",而是实在很用功的在听在学习。但“听到”是不够的,人还需要reasoned argument,还需要thinking about thinking以及thinking about "the unthought", 努力去意识"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政治, 甚至宗教,进而对这些事务有强烈的意识感和培育自己成为对八卦(语言)极度的厌恶感。

余德林

信奉上苍以后

读了政治哲学家们的非等级宇宙观的书以后,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漏斗......

原来他们也鼓励民众信奉上苍。

只是在当人们信奉上苍以后,他们要求人们培养德行,因为他们说,“只有当人有了德行,才可能会尊崇真正的法治。”

而尊崇真正的法治的人,才可能会基于人权而不是别的什么基础来谈社会契约。

因为他们害怕别的什么基础,都会导致人们在签订社会契约以前,一退万步回到森林法则,以飘摇不定的历史趋势所塑造的种族比例来“协商”国家宪法、切割特权,再进而有所偏重的分配特权,并至终以大族欺凌小族为结局。

他们认为,唯有切切实实的谈世界人权宣言(比如在小学就背熟它),全民才可能在不计性别、种族、宗教、政治立场的情况下,获得国家原本就应该在人民纳税后,转过来供应给国民的衣、食、住、行需要。

而也唯有当每个人都得到国家最基本平等的爱,他们才可能自然而然的忠于君国。

所以结论是:看来任何21世纪国家的权力金字塔,都应该倒转过来了。最好它能变化成漏斗状,以更理想的上承天命,下体民需。

只是,有多少人会跟着我念:

信奉上苍
培养德行
尊崇法则
维护宪法
忠于君国

这听说早已经是世上某国天人合一的国家原则呢!

有史以来迷信人定胜天的结果...

春夏秋冬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