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一些家庭......
第一个家庭的孩子沉迷香港电视连续剧--那是他们的家长买给孩子的假期礼物--但现在还没有假期。
第二个家庭曾经带着梦想飞翔,但现实磨人,只有太太还在坚持。
第三个家庭曾经破碎,三个孩子也在精神上被遗弃,如今借着特殊儿童-少年学校的帮助,慢慢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第四个家庭是单亲的,一个妈妈带着四个孩子,可惜尽管妈妈愿意,但孩子还是没有学会如何自助自主学习。
看着第一个家庭,我想到的是之前提到的娱乐--欲望--统治理论对儿童少年的影响。
看着第二个家庭,我想到的是教会还需要在经济课题上作更实际的考察与探索,因为今天的城市生活已经很难摆脱双薪的压力,但也因为双薪父母对儿女生活的缺席,结果儿女们就无法有效的从父母身上学会参与式的生活--物资缺乏的儿女,会倾向自卑;物资过剩的儿女会倾向娇侈--除非他们自幼就能从父母身上学会高尚的人生价值。
看着第三个家庭,我想到的是政府如何亏欠不同肤色、种族的纳税人。。。。。。教会如何提出和推动平等扶弱的公共政策?
看着第四个家庭,我想到的是作为教会教师的人如何可以协助儿童与少年培育一个实际可行的梦想--如果你的儿女从来都没有梦过自己的未来,他们很难实际的投入学习那些教了也是白教,学了也是白学的“政制课”:凡事不鼓励你发问,只勉强你吸收的课程,都是有意或无意的政治教育,它的后面都在假设:这个国家的人民必须选择我们已经为他们选好了的思想模式(某些人必定是这个国家的高等人,其他人只能按着所谓的社会契约顺服君权神授式统治)、生活模式(某些人应该在 “天生的特权”下独占其他人的基本权力)。
想像一下,以上思维框架和社会压力对弱势民族儿女的心灵伤害吧!
谁还会以为他/她是自由人,是上帝的儿女,是活在宇宙中并且可以具有真实的历史感的人?
没有真实的历史感谁会确定自己可以有梦,并且可以实现他/她的梦?
既然迷信人们不可能有梦,为什么还要奋斗?
不知道自己原来可以奋斗--有几个家长或师长告诉过他们的儿女、晚辈可以好好奋斗--谁还敢定什么高尚的人生目标?
没有高尚的人生目标,孩子们自然会把这一生当作和稀泥,而只会学眼前的成人那样营营役役过不为未来负责任的日子。
这就是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小学生与中学生之所以没有志愿的最主要,最深层原因。
不认真处理这个问题,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下一代的失落感的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